第306章 种师道论改军制(1 / 2)

赵桓听到周瑾的话,顿时眉头皱起。

大朝会结束,赵桓就安排人把种师道送回去,让种师道好好调养身体,不必急着处理朝廷政务。

没想到种师道这么不顾惜身体,竟然又来了。

赵桓吩咐道:“传!”

周瑾安排了下去,不一会儿,种师道缓步走进来,躬身道:“臣种师道,拜见陛下。”

赵桓吩咐人赐座。

旋即,他也起身走到种师道的面前坐下,说道:“朕听皇后说,种公大病了一场。既然身体不好,就好好养一养,不用亲力亲为。”

种师道又想起身谢恩,却被赵桓摁下,说道:“种公不必多礼。”

种师道重新坐下,继续道:“陛下,老臣必须亲自来。因为,老臣是来辞官的。”

赵桓皱眉道:“种公身体还行,辞官做什么?”

种师道摇了摇头,回答道:“老臣之前就提过年纪太大,精力不济,无法胜任枢密使。”

“当时,陛下未曾收回燕云十六州,还没有足够大的功业,老臣也就继续留下,为陛下执掌枢密院。”

“现如今,陛下夺回燕云十六州,迫使金国皇帝自称儿皇帝,更让西夏称臣。”

“功业建立,威望更是无双。”

“纵观本朝的历代皇帝,陛下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。纵然和太祖皇帝相比,也是丝毫不弱,毕竟您建立了太祖不曾建立的功劳。”

“陛下的威望如日中天,万事能一言而定,没有人能抗衡陛下。”

种师道开口道:“尤其是老臣年迈,更应该提拔年轻人,让更多的年轻武将得到磨砺,大宋才能代代兴盛。老臣继续尸位素餐,那是对军中武将的不公。”

赵桓一副动容模样,说道:“种公,朝廷离不开你啊。”

种师道坐着时的背脊都有些佝偻,一番长篇大论后呼吸有些急促。

缓了一会儿,种师道才继续道:“朝廷中的文官武将,离开任何人都能运转,因为天下人才如过江之鲫,都能为陛下所用。”

“军队中,涌现出岳飞、韩世忠和李孝忠等人,还有杨再兴、牛皋等人。”

“诸多武将如雨后春笋出现,是大宋之幸。”

种师道郑重道:“老臣今年七十八岁,快八十岁了。这个年纪还在枢密使任上,岂不是让人嘲笑大宋无人吗?”

一番话说完,种师道再次起身道:“请陛下,准许老臣辞官。”

赵桓看着神色决然,一心一意要辞官的种师道,叹息道:“罢了,罢了……种公要辞官,朕准了。”

“谢陛下!”

种师道终于松了口气。

权势,谁都喜欢。

可是作为大儒张载的弟子,他始终记着恩师的教诲,始终没有僭越。作为一个是武将的读书人,种师道深知物极必反,更不愿意老死在枢密使上。

急流勇退,退位让贤,才是他应该做的。

权势是好,可是名节更大。

种师道重新坐下,神情舒展了许多,心中的压力彻底放下。

赵桓继续道:“种公卸任枢密使,以种公看,现在的枢密院以及朝廷军制,该有什么样的调整呢?”

种师道听到赵桓的话,神情变得严肃了起来。

有些欲言又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