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牛奶的味道真不错。感觉加到红茶里也会很合适。尼基,真没想到你还有这等天赋。”
“谢谢,乔治。我也觉得终于找到自己的天职了。”
尼古拉二世那句轻松随意的话,让前来拜访的乔治五世满意地笑了。
幸好他的表弟似乎对这段新生活十分满意。
要是当皇帝的时候也是这副模样就好了。
或许历史早就被改写了,整段历史。
“话说回来......你有没有考虑过塔季扬娜和爱德华的婚事?”
乔治五世此次特地来到母亲的故乡丹麦,就是为了与尼古拉二世会面,商议此事。
他确实非常急切地想要给那个不中用的大儿子找个正经妻子。
如今的威尔士亲王爱德华,凭借出众的外貌与不俗的时尚感,颇受欢迎。
这多半也是继承了祖父爱德华七世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社交本领。
但问题也出在这儿,这小子连祖父那一大堆复杂混乱的风流韵事也一并继承了下来。
回想当年,爱德华七世还在世时,乔治五世就曾因父亲的风流生活皱眉不已。如今轮到自己儿子,也只能长叹一声。
“王储这厮,整天跟些低劣的女人传绯闻,连结婚的心思都没有,居然还想继承王位......”
而与爱德华只差两岁的表亲路易丝和汉斯·冯·乔公爵,孩子都已经两个了。
乔治五世真的十分担心这个儿子哪天一拍脑门,就跑去和什么美国的已婚女人结婚。
虽说再怎么不济他也不会愚蠢到那个地步,大概吧......
“要真是那种局面,还不如把王位传给阿尔伯特得了。”
总之,乔治五世迫切需要一个血统高贵、品行端正、无可指摘的王储妃,一个真正配得上英国王室的女性。
而另一位表亲、尼古拉二世的次女塔季扬娜,则是最为理想的人选。
不仅年纪与爱德华相仿,就连王后亚历山德拉与自己妻子玛丽·特克,还有其他王室成员,也都认为塔季扬娜无论外貌还是品行,都是极佳的王储妃人选。
再加上那个一直没办法在女人身上安定下来的长子,也似乎对塔季扬娜有好感,虽然大概还是因为美貌......
若真能与塔季扬娜成婚,说不定这小子也能像自己一样,成为一个一心一意的男人。
“可爱德华的女人问题有些......”
但是,作为一个重视爱情多过政治利益的“恋爱脑”,尼古拉二世在面对爱德华和塔季扬娜的婚事时,表情明显带着忧虑。
他是舅舅,自然也清楚爱德华那如同祖父一般花花公子的名声,怎么可能不担心让女儿嫁给这种人,将来会不会以泪洗面?
乔治五世对此也无力反驳。
但此刻放弃,显然不是一个选项。
毕竟,另一个本来是王储妃候选人的奥尔加,已经被霍亨索伦家抢走了。
若这次再失败,别说是开玩笑了,爱德华恐怕真的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正经女人结婚。
谁让那小子的审美实在是......
“只要他结了婚,就会收敛的。不,我一定会让他收敛。”
正因如此,乔治五世以前所未有的诚恳语气向他的表亲、未来的亲家郑重承诺,而尼古拉二世陷入了沉思。
说实话,要不是爱德华的女色问题,这桩婚事根本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。
毕竟,对塔季扬娜而言,成为英国的王储妃也是极好的归宿。
“相比之下,另一个婚事对象,卡拉乔尔杰维奇家的亚历山大,不过是个亡国的王子。”
虽然罗曼诺夫家如今也是同样境遇,但等级总归是有差别的。
更何况尼古拉二世还因在上次大战中站队塞尔维亚,结果把国家和家族一并搭了进去。
如今一提到塞尔维亚,他便心头一阵恶寒。
“呼......只要塔季扬娜愿意结婚,我就答应。”
“谢谢你,尼基。这样就足够了。”
听到表亲那带着叹息的话语,乔治五世许久未展的笑容终于浮现在脸上。
他长久以来的烦恼,或许很快就能画上句号了。
......
因莱因哈特的诞生而喧闹一时的夏天转瞬即逝,秋天悄然而至。
1916年也已然进入了下半年。
当然,俄国的内战仍在持续。
托洛茨基一如汉斯所料,毫厘不差地继续推行着人海战术,接连不断冲击贝加尔防线,但战局并未因他的进攻而出现丝毫变化。
“反倒是俄国的经济和民心,正朝着深渊一路滑落。”
就如同暴跌的股市一般,画出一条刺眼的红色急坠曲线,直直地坠向谷底。
把自己的政治资本也一并烧光的托洛茨基,恐怕现在正抱头哀嚎吧,光是想象那幅画面都能浮现在眼前。
“但他绝不会在这里放弃。”
相反,他只会像脱轨的列车般更加疯狂地一路狂奔。
这正是所谓“托洛茨基”这种理想主义者的本性。
不过在汉斯看来,这场俄国内战至少要拖过今年结尾才能见到终局。
到那个时候,苏维埃俄国也将走到极限,厌倦了无休止却毫无成果的内战与战时共产主义的,不只是人民,连布尔什维克的干部们也不会再坐视托洛茨基胡来。
所以,内战的事就交给塞克特去处理吧,他得先清理下这堆积如山的工作。
1916年开始后,之前提及的女性参政权等改革法案陆续施行,使整个德意志帝国迅速运转起来。
随之而来的,还有某人办公桌上越堆越高的文件堆,如山如岭,必须趁有空时尽早处理。
尤其是汉斯现在还面临一个重大决策,即为将解散的普鲁士秘密警察筹建一个全新的情报机关。
嗯?你问我为什么要管这事?
因为,新情报机关计划划归帝国外务部之下。
虽然目前还隶属于战争部,但就像战后英国将其SIS改归于外务部一样,这是迟早的事。
毕竟,外交与谍报本就是硬币的正反两面。
而且,今后的时代对情报机构的要求将更加苛刻,几乎得像社畜一样高强度地运作,与其以后再调,不如现在就划到手下,这样会更顺畅些。
“名字嘛......干脆就参考联邦情报局bundesnachrichtendienst(bNd),叫帝国情报局Reichnachrichtendienst(RNd)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