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时间的推移,林墨的肚子越来越大,而蒋夫人的心情也愈发紧张和焦虑。她在心中默默祈祷着,希望这个孩子不是蒋家的血脉,这样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置林墨,一解心头之恨。
“夫人,您别太忧心了,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。”身边的嬷嬷安慰道。
蒋夫人咬了咬牙:“我一定要让这个贱人得到应有的惩罚,让所有人都知道,蒋家不是谁都能随便欺负的!”
终于,到了林墨临盆的那一天。整个蒋府弥漫着紧张的气氛,产婆和丫鬟们在屋内忙碌着,蒋夫人则在屋外焦急地等待着。她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,心中暗暗下定决心:“这将是决定林墨命运的一天。”
当产婆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走出房间,向蒋夫人报喜时,蒋夫人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喜悦的神情,反而更加凝重和紧张。她立刻吩咐人准备滴血认亲的事宜。
林墨虚弱地躺在产床上,汗水湿透了她的头发,眼神中充满了对孩子的担忧和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恐惧。她知道,接下来的滴血认亲将决定她和孩子的生死。
很快,一切准备就绪。蒋家骏也被请到了现场,他的表情复杂,既有对新生命的期待,又有对眼前混乱局面的无奈。
蒋夫人让人将孩子抱到跟前,拿过一碗清水,用银针分别刺破了蒋家骏和孩子的手指,将两滴血滴入水中。在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紧紧盯着那碗水。
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,漫长的等待后,两滴血并没有融合。蒋夫人的脸上瞬间露出了凶狠的表情,她大声喝道:“好你个林墨,竟敢欺骗蒋家!来人,把她给我拖出来!”
几个家丁冲进房间,将虚弱的林墨拖到了院子里。林墨泪流满面,想要为自己辩解,却发不出声音,只能拼命地摇头。
蒋家骏看着眼前的一幕,心中有些不忍,但证据摆在眼前,他也无话可说。
蒋夫人指着林墨骂道:“你这个不知廉耻的女人,如今真相大白,你还有何话说?按照之前的约定,我要将你打杀,卖去窑子!”
林墨绝望地闭上了眼睛,她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。就在这时,那个被抱在一旁的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起来,声音响彻整个蒋府。
蒋家骏的心中突然涌起一丝怜悯,他对蒋夫人说道:“夫人,虽然这孩子不是我的血脉,但毕竟是一条无辜的生命。要不,饶林墨一命,将他们母子赶出府去,让他们自生自灭吧。”
蒋夫人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:“好吧,看在老爷的份上,饶你不死。但从今往后,你与蒋家再无任何关系!”
林墨抱着孩子,在众人的唾弃和驱赶下,离开了蒋府。她回头望了一眼那曾经以为是依靠的地方,如今却成了她的噩梦之源。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和艰辛,但为了孩子,她必须坚强地走下去。
蒋夫人也把滴血验亲结果公之于众,避免扔出去林墨母子这件事的舆论对蒋家有不利影响。
在确定了林墨所生之子并非蒋家血脉后,蒋夫人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,极有可能引发外界的诸多猜测和非议,从而给蒋家的声誉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害。为了防患于未然,蒋夫人决定采取果断的措施。
这一天,蒋府门前聚集了众多的百姓。蒋夫人站在府门的台阶之上,身旁的丫鬟和家丁们神色肃穆。蒋夫人清了清嗓子,大声说道:“各位邻里乡亲,今日将大家召集于此,乃是要向诸位说明一件关乎蒋家声誉之事。”
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窃窃私语,众人都好奇地盯着蒋夫人,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话语。
蒋夫人接着说道:“府中那林墨,本是一不安分之人。她与他人私通,怀有身孕,却妄图欺骗蒋家,声称其所生之子为蒋家血脉。我蒋家秉持公正,为查明真相,特进行了滴血验亲。结果证明,此子并非我蒋家之后。”
说到此处,蒋夫人的声音提高了几分,显得义正言辞:“我蒋家向来重视家风门规,绝不容忍这等败坏道德之事。但念及孩子无辜,我蒋家慈悲为怀,饶过林墨母子性命,将其逐出府去,不再追究。望各位明辨是非,莫要轻信谣言,以免损害我蒋家清誉。”
众人听了蒋夫人的这番话,一片哗然。有人对林墨的行为表示愤慨,指责她不知廉耻;也有人对蒋家的处理方式表示赞同,称赞蒋家大度宽容。
蒋夫人看着众人的反应,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。她继续说道:“蒋家多年来在这一方水土,一直秉持着正直善良、诚信待人的原则。此次之事,虽让蒋家蒙羞,但我们定会以此为教训,更加严格地管理府中事务,绝不再让此类丑事发生。也希望各位乡亲能够监督,共同维护这一方的安宁与和谐。”
说完,蒋夫人向众人微微施礼,然后转身走进府中,大门缓缓关闭。
人群在短暂的喧闹后逐渐散去,但关于此事的议论却在街头巷尾持续了很久。有人感叹蒋家的不幸,遇到了林墨这样的女子;也有人赞扬蒋夫人的果断和明智,及时公布真相,避免了更多的流言蜚语。
而蒋夫人在府中,虽然成功地将此事公之于众,但心中依旧充满了忧虑。她深知,要想真正消除这件事对蒋家的影响,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。
那是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,蒋府内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。与林墨私通的侍卫被五花大绑地押解到了庭院中央,他的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,但眼神中仍透着一丝倔强。
蒋夫人坐在一旁,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,她怒视着眼前的侍卫,厉声喝道:“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,竟敢在蒋府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,今日定要让你为自己的罪行付出惨痛的代价!”
随着蒋夫人的一声令下,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手持厚重的板子,走到了侍卫的身旁。他们面无表情,仿佛执行的只是一项例行公事的任务。
板子高高举起,然后重重地落下,发出沉闷而令人心惊的声响。侍卫的身体猛地一颤,痛苦的嚎叫声响彻整个庭院。一下、两下、三下……板子如雨点般不断地落在他的身上,每一下都带着十足的力道,毫不留情。
起初,侍卫还试图咬紧牙关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,但随着板子的不断落下,他的意志逐渐崩溃。他的求饶声夹杂着痛苦的呻吟,“夫人,饶了我吧!我知道错了,求求您饶了我!”然而,他的求饶并没有换来丝毫的怜悯。
蒋家骏站在远处的楼阁上,默默地看着这一幕,他的表情凝重,心中五味杂陈。对于侍卫的背叛,他感到愤怒和失望,但同时也对这种残酷的惩罚感到一丝不忍。然而,为了维护蒋府的尊严和规矩,他只能选择沉默。
板子依旧不停地落下,侍卫的衣服早已被鲜血染红,他的身体变得血肉模糊,惨不忍睹。打到几十下的时候,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微弱,意识也开始模糊,但家丁们的动作并未停止。
终于,在打到将近半死的时候,蒋夫人挥了挥手,示意家丁们停下。此时的侍卫已经奄奄一息,如同一条残破的抹布般瘫倒在地。
“把他扔出蒋府,让他自生自灭!”蒋夫人冷冷地说道。
几个家丁毫不费力地将昏迷不醒的侍卫拖起,像扔垃圾一样把他扔到了蒋府门外的大街上。围观的百姓们指指点点,对这个曾经风光的侍卫如今的惨状唏嘘不已。
而蒋府内,这场残酷的惩罚虽然结束,但留下的阴影却久久无法消散。
被蒋府驱逐出门的林墨,抱着孩子,身无分文,流落街头。秋风瑟瑟,吹起她凌乱的发丝,那曾经娇艳的面容如今写满了憔悴和绝望。
她们栖身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,四壁透风,根本无法抵御秋日的寒意。林墨用自己仅有的一件破旧披风,紧紧地包裹着孩子,试图给他一点温暖,但那微薄的布料在寒冷面前显得如此无力。
没有了蒋府的锦衣玉食,林墨甚至无法为孩子找到一口充足的奶水。孩子因为饥饿,哭声越来越微弱,每一声啼哭都像一把刀割在林墨的心上。她试图出去找些食物和衣物,但她一个被众人唾弃的女子,又能从何处获得帮助呢?
那个秋天的夜晚,格外寒冷。狂风呼啸着穿过茅草屋的缝隙,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。林墨紧紧地搂着孩子,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他。但孩子的身体却越来越冰冷,他的呼吸也变得越来越微弱。
“宝宝,不要离开妈妈,求求你,再坚持一下。”林墨泣不成声,泪水滴落在孩子冻得发紫的脸上。
然而,命运并未因为林墨的祈求而有丝毫的怜悯。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,孩子的身体渐渐变得僵硬,他那微弱的生命之火,最终还是在寒冷和饥饿中熄灭了。
林墨抱着已经没有了呼吸的孩子,眼神空洞,仿佛灵魂也随着孩子的离去而消散。她呆呆地坐在那里,一动不动,泪水已经流干,只剩下无声的悲恸。
初升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,但却再也无法温暖那幼小的身躯。林墨轻轻地抚摸着孩子冰冷的脸庞,嘴里喃喃自语:“是娘亲对不起你,是娘亲没能保护好你……”
周围的邻居们听到了这个噩耗,有人叹息,有人摇头,但更多的是冷漠和疏离。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,没有人愿意向这个被视为耻辱的女人伸出援手。
林墨就那样抱着孩子,在茅草屋里坐了一整天。直到夜幕再次降临,她才如梦初醒般,缓缓地站起身来,迈着沉重的步伐,走向了荒野。在那里,她用自己颤抖的双手,挖了一个小小的坑,将孩子埋葬。
从此以后,林墨的世界彻底崩塌,她的心中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悔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