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……确实疑点重重。”李明正都督说道,“赵师爷,你做得很好。此事关系重大,我们必须慎重对待。”
赵师爷连忙点头,说道:“都督,卑职也是如此认为。这卷宗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,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调查。”
李明正都督站起身来,在书房内来回踱步,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。“赵师爷,你立刻召集相关人员,对此案进行重新审查。务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。”
赵师爷领命道:“是,都督!卑职这就去办。”
说完,赵师爷转身匆匆离开了书房,准备着手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工作。
都督李明正按了按太阳穴,脸上满是疲惫与忧虑。这段时间为了整理卷宗和应对太子殿下的检查,他已经数日未曾好好休息,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。
就在这时,一个侍卫轻手轻脚地端了份茶水进来。侍卫的脚步很轻,生怕惊扰了都督的思绪。
“都督,您劳累许久,喝杯茶润润喉,歇一歇吧。”侍卫小心翼翼地说道,声音轻柔而恭敬。
李明正抬眼看了看侍卫,微微点了点头,示意他将茶水放在桌上。
侍卫轻轻放下托盘,茶杯里的热气升腾而起,淡淡的茶香弥漫在整个书房。这是今年新采的上好茶叶,泡出的茶汤色泽清亮,香气扑鼻。
李明正缓缓走到桌前,坐了下来。他端起茶杯,轻轻吹去表面的热气,然后小啜了一口。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,顿时让他感到一阵清爽和舒适。
“这茶不错。”李明正说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。
侍卫在一旁恭敬地说道:“都督,这是小的特意为您准备的,希望能为您解解乏。”
李明正放下茶杯,叹了口气,说道:“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,尤其是赵师爷,为了这些卷宗日夜操劳。”
侍卫应道:“都督您心系百姓,为了山东的事务如此费心,我们做下属的自然也要尽心尽力。”
李明正沉默了片刻,又喝了一口茶,说道:“也不知道这卷宗的事情何时才能有个结果,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。”
侍卫安慰道:“都督,您不必过于担忧。我相信在您的英明领导下,一定能够妥善处理好的。”
李明正微微苦笑:“但愿如此吧。”
他再次端起茶杯,目光却落在了一旁堆积如山的卷宗上,心中的忧虑又重新涌了上来。
“你先下去吧,我再想想。”李明正对侍卫说道。
侍卫行了个礼,退出了书房,轻轻关上了门。李明正独自一人坐在桌前,手中握着茶杯,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。
时光匆匆而过,仿佛只是眨眼之间,日子便如流水般消逝。在这飞逝的时光里,山东府衙上下为了整理卷宗和处理各项事务,人人都紧绷着神经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这一日,阳光依旧浓烈,府衙外的街道上行人如织。突然,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,打破了原有的平静。只见太子殿下姜黎带着一队人马,再次来到了府衙。
府衙内的众人听到马蹄声,顿时紧张起来。李明正都督匆忙整理了一下衣冠,带着众人快步迎出门去。
“恭迎太子殿下!”众人齐声行礼。
太子殿下翻身下马,神色严肃但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。“都起来吧,本太子来看看这几日你们的进展如何。”
李明正都督赶忙上前说道:“太子殿下,这几日我们日夜不休,全力整理卷宗,查处了一些过往的疏漏之处,也重新审查了部分案件。”
太子殿下微微点头,迈步走进府衙。府衙内的布置与他上次来时并无太大变化,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疲惫和紧张。
太子殿下径直走向存放卷宗的房间,李明正都督紧跟其后。房间内,卷宗摆放得比之前整齐了许多,但仍能看出众人忙碌的痕迹。
太子殿下随手拿起一本卷宗翻阅起来,边看边问道:“这是之前那起商业纠纷的案子?可有新的进展?”
李明正都督答道:“回太子殿下,经过重新审查,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,正在进一步追查。”
太子殿下放下卷宗,又拿起另一本,继续问道:“那关于民生方面的事务,可有改善的措施?”
李明正都督详细地汇报着各项工作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。太子殿下边听边思考,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。
在这过程中,太子殿下的目光始终锐利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他深知,此次对山东府衙的整顿关系重大,不仅关乎百姓的福祉,也关系到朝廷的威严和公正。
时光在太子殿下的询问和众人的回答中悄然流逝。不知不觉,窗外的阳光已经斜斜地照进房间,洒下一片金黄。
太子殿下终于合上手中的卷宗,缓缓说道:“总体来看,你们这几日有所作为,但仍需加快进度,务必做到公正、透明,给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。”
李明正都督和众人齐声应道:“谨遵太子殿下教诲!”
都督李明正听到太子殿下的一番话后,一直紧绷着的心弦总算稍微松了一些,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此时的他,只觉得肩头那无形的压力似乎减轻了几分。
回到后宅,李明正的夫人王氏见他神情略显放松,便关切地上前询问。“老爷,今日太子殿下来府衙,情况如何?”
李明正坐到椅子上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说道:“夫人,太子殿下查看了这几日的工作进展,虽仍有不足,但也算是认可了我们的努力。”
夫人听闻,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,随即说道:“老爷,既然如此,我们是否要摆宴席请太子殿下在府中用膳,也好进一步拉近关系,表达我们的敬意?”
李明正微微皱眉,陷入了沉思。他心里明白,这是一个讨好太子殿下的机会,但同时也担心此举会被认为是刻意逢迎,弄巧成拙。
“夫人,此事还需慎重考虑。太子殿下此次前来,主要是为了督查政务,我们若是过于殷勤,恐怕会引起他的反感。”李明正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夫人轻轻点头,“老爷说得有理,可若是不有所表示,又怕会被认为是不懂礼数。”
李明正站起身来,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“夫人,你说的我又何尝不知。但这宴席的规格、菜品的安排,都需要仔细斟酌,稍有不慎,便可能犯下大错。”
夫人走到李明正身边,挽住他的胳膊,“老爷,妾身知道此事关系重大。但我们只要诚心诚意,以本地的特色美食招待,想必太子殿下也能感受到我们的一片真心。”
李明正停下脚步,“夫人,你说的也有道理。但此事还需与府中的幕僚们商议一番,听听他们的意见。”
夫人应道:“老爷考虑周全,那妾身这就去吩咐下人准备一些食材,以防万一。”
李明正叹了口气,“好吧,只是一切都要低调行事,切不可张扬。”
夫人点点头,转身离开去安排。李明正则再次陷入了沉思,思考着如何在不逾矩的情况下,通过这次宴席向太子殿下表达自己的忠心和努力。
夫人王氏在与都督李明正商议过后,决定先着手准备宴席的相关事宜。她转身匆匆走进内室,召来丫鬟冬香,神色严肃地吩咐道:“冬香,你速速去府中厨房,通知他们进行食材采购,记住,务必新鲜!”
冬香见夫人如此郑重其事,心知此事非同小可,连忙应道:“是,夫人,奴婢这就去。”
冬香一路小跑来到厨房,此时的厨房正热气腾腾,厨师们忙着准备府中的日常膳食。“都先停下手中的活计,听我吩咐!”冬香喘着气喊道。
厨师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,看向冬香。冬香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夫人有令,要准备宴席,让咱们采购新鲜的食材。这可是关乎府中体面的大事,万万不可马虎。”
主厨老张走上前,问道:“冬香姑娘,不知夫人对食材可有具体的要求?”
冬香想了想,说道:“夫人说了,鸡鸭鱼肉样样都要,蔬菜瓜果也不能少。鸡要选那还未下过蛋的嫩母鸡,鱼要活蹦乱跳的大鲤鱼,猪肉得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。蔬菜要刚刚从地里采摘的,带着露水的那种。水果也要新鲜饱满,不能有半点瑕疵。”
老张点了点头,“明白了,冬香姑娘,只是这采购的量如何把握?”
冬香皱着眉头思索片刻,“这个嘛,按照能招待二十位贵客的量来准备,宁可多买些,也不能不够。”
“好嘞,冬香姑娘,只是这时间紧迫,咱们得赶紧派人去市场。”老张说道。
冬香说道:“老张,你安排几个手脚麻利的伙计,分头去不同的市场采购,一定要货比三家,不能让人以次充好。”
“放心吧,冬香姑娘,我们一定办好。”老张应道。
随后,老张迅速挑选了几个得力的伙计,交代了采购的任务和注意事项。伙计们不敢耽搁,各自带着钱袋,急匆匆地出门采购去了。
冬香留在厨房,帮忙整理和准备一些前期的工作。她一边忙碌,一边心里想着,这次的宴席可千万不能出岔子,一定要让夫人满意。
过了大约一个时辰,第一批采购的伙计陆续回来了。冬香赶忙上前查看,只见他们手里提着的鸡鸭鱼肉,个个新鲜肥美,她这才稍稍放下心来。
“赶紧把这些食材处理好,分类存放。”冬香指挥着厨房的众人。
整个厨房一片忙碌,大家都为了准备这场宴席而紧张有序地工作着。而冬香,也在这忙碌中时刻关注着每一个细节,等待着所有食材采购齐全,以确保宴席能够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