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远望去只能看到贡院四周高大的围墙,墙上插满荆棘,是为防止内外传递信息物品和考生翻越围墙。
贡院最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座巍峨地多层塔楼式建筑,高悬着“明远楼”三字牌匾,名字取自《大学》“慎终追远,明德归厚”,寓意考场光明正大,考官明察秋毫。
塔楼视野极佳,主考官、监临官等高阶官员登上高楼可俯瞰整个考棚区,监视考生和巡查监考人员的动态,如若发现异常可鸣锣或举旗示警,塔下守卫会第一时间将人拿下。
围墙四角设有岗楼,其上士兵驻守了望,便是了望楼,可做岗哨监控整个贡院内外。
整个贡院由明远楼的制高点监控、巷道巡查、岗哨了望,形成严密立体的监控网,防止考生骚乱和作弊事件。
明远楼后面是至公堂,寓意考试“至公无私”,内设监临堂,是乡试监考主官巡抚大人的办公场所。
至公堂内划分“内帘官”和“外帘官”两个部分,云洲城是乡试大城,参与此次乡试的官员有六十多名,考试团队十分庞大。
外帘官负责考务管理、监考、后勤保障;内帘官负责出题、阅卷。两个区域的官员各司其职。
开考前数日所有考官提前入贡院,举行入帘上马宴,内外帘官隔离,防止考官舞弊。
整个贡院占地面积最大、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号舍,成千上万间号舍按纵向排列,形成一条条狭长的巷道。
巷道纵横交错,如同棋盘般密集排列,时刻有监考人员巡逻,也是考生出入号舍、士兵运送饮水的通道。
赵书屿跟着引路的士兵在巷道里左右穿行,足足走了一刻钟方才到达自己的号舍。
位置还不错,距离巷尾的茅厕很远。
最近两个月,陆夫子特意将月考地点定在茅房外,说是为了让他们适应臭号,就是不知他们班上的二十八人,有没有倒霉蛋分到臭号。
进入号舍后,赵书屿和蒋郁离便分开走了,第一日是进场日,没有考试,但考生也不能随意走动,就是如厕也要同巡查士兵报备。
乡试共考三场,每场持续三天两夜,考生们全程封闭在小小的号舍,自备干粮,吃喝拉撒全在号舍内解决,排泄物于墙脚便溺桶处理,每日会有士兵来收取恭桶,整个乡试全程耗时九天七夜。
按大乾律法,考生可携带不超过两寸大小的木炭用于取暖、煮饭、煮水,只是历史上曾多次因考生使用炭火不当而引发火灾事故。
再加上开考后贡院封锁,期间不得与外通信,就连火灾也不能开锁放人,导致死伤惨重,有此为鉴,现在很少有考生会带炭火进入考场,宁愿吃冷硬的干粮扛过三天。
好在考试期间考场会提供热水,赵书屿用热水冲泡好炒油面吃完,又喝了碗灵泉水,蜷缩在狭窄地号舍里艰难的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