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筹谋新公司(1 / 2)

“差不多吧,反正税没少交,一年都得一百多万。”

骆羽也不谦虚,这本来就是实情,也没什么好隐瞒的。

“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。你韩大哥我酒店一年的营业额也就四千万左右。这还是在你给我供货之后,要换在以前,也就三千万出头。”

“那是韩大哥你稳扎稳打,稳步前进。不像我们年轻人,容易冒进。”

“你不用说好话。”韩林呵呵一笑,“咱们看看鱼吧。”

“一共三十九条金枪鱼,一条鲣鱼。”

“什么?”

韩林被吓了一跳,三十九条金枪鱼,别人钓一个月也未必有这么多吧!

“韩大哥你别急,都是些小的。”骆羽领着他来到后甲板。

韩林向里张望了片刻,“吊鱼吧,先吊起来再说。”

“成。小的就不卖你了,大的卖你一部分。”

骆羽下到冷冻舱,卢萌拉过来吊索,开始操作着吊鱼。

曹雄和张建梅也过来帮忙,帮着把鱼放到码头,韩林的人就把鱼抬上车。

骆羽挑拣了一番,给韩林装了三条蓝鳍,七条黄鳍,正好十条。

吊完这十条鱼,他开上五菱宏光跟着韩林一起走了,剩下的鱼,就全部留给卢萌和曹雄他们来弄。

来到德福海鲜大酒楼地下室,骆羽和韩林一起下车,也不多说,直接称重。

三条蓝鳍205公斤,七条黄鳍348公斤。

蓝鳍给到了560一公斤,黄鳍200一公斤。

蓝鳍205公斤,560一公斤,元。

黄鳍348公斤,200一公斤,元。

合计起来是元。

骆羽回到大方村,已经是晚上七点半过。

吃过晚饭,骆羽稍事休息,就准备开会。

今天他把所有的骨干全部召集到了一块儿。

三楼西面的两个房间,被装修成了会议室。

会议室里,公司的骨干济济一堂。

骆羽看着这么多人,再想起来一年前的这个时候,满心满眼的感慨。

经过这一年的发展,他终于是在这潞城站稳了脚跟,接下去就是稳扎稳打,逐步扩张。

今天的议题有三个,第一个是关于扩大水产养殖版图讨论。

第二个是,关于养殖三文鱼的可行性讨论。

第三个就是关于码头边上那块荒地的,骆羽还是决定,最早今年底,最迟明年初,要建一个初级海产品加工工厂。

这次会议开了有两个小时,从七点半开到了十点半,最后讨论出来:

一、在今年年底之前,把养殖规模扩大到六百亩。

二、组成一个工作小组,去潞城附近以及西部的山区,寻找大规模的冷泉,以建造三文鱼养殖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