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 知己知彼,温州官场大清洗(2 / 2)

“咱不困,咱还得等标儿来复命呢。”

朱元璋让人将今日六部呈上的奏折搬来,开始批阅奏疏。

朱雄英迷迷糊糊间睁开眼,看到远处灯油下奋笔疾书的老朱,还有旁边咬牙打哈欠的云奇,小小的人儿在心底叹了口气。

【唉!】

【我的劳模爷爷!】

【胡惟庸提前死了五年,总不能我的劳模爷爷,也要早早累得……不行不行,我绝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!】

废除了中书省丞相制,还有别的制度可以借鉴使用。

朱雄英开始使用他还没发育好的脑袋,回想以前看过的各种古代现代制度。

由于每个时代背景不同,照搬是不能照搬的,因为一定会水土不服。

而改制这种大事,不是光看谁来决定,而是看谁来施行。

朱雄英想了好半天,想到昏昏欲睡,还是没能想到一个完美的破局法子,也没有发现。

在他思考的时候,朱元璋手里的毛笔悬空,直勾勾地盯着他看个不停。

直到他眼睛一耷拉睡着了,朱元璋这才嘴角狠狠一抽,轻叹一声,继续批阅奏疏。

“咱就知道,有些苦头,咱该吃还得吃。”

至于乖孙担忧他早死的事,朱元璋根本没往心里去。

一个人,知道了自己会死于哪件事上,一定会避开它。

累死是不可能累死的。

咱还有标儿给咱当帮手呢。

实在不行,像瓜分廖永忠水军总兵权力一样,挑选几个可靠的臣子和心腹,把丞相的权力分开它,再让标儿带着锦衣卫监管,让它们之间互相制衡。

可以尝试一下,只是细节还要有人处理。

“妹子,要不咱再挑些补身子的药材,给老先生送去?”

在旁边陪着筛选奏疏轻重缓急的马皇后,听到这话,难免有些同情起刘老大人。

可她看到朱重八强撑着困意,还要坚持处理朝政,轻轻点头。

“是药三分毒,再送些补口吧。”

“还是妹子周到,云奇,去!捡着贵的好的送,别跟老四似的那么抠门!”

……

刘府。

刘基收到朱棣派人送来的书信和药瓶时,正在批阅宋濂做的一套试题。

“燕王殿下给老臣的信和药?”

“不是给刘中丞的,是给温州刘指挥使的。”

给璟儿的?

刘基想着燕王今天不是差点遭劫掠,这会儿给璟儿写信,到底写了些什么?

他想要拆开看看,但看到上面凝固的漆封,只能忍住,沉吟片刻,问送信的。

“燕王殿下写的这封信,陛下看过没有?”

“这……”

送信的人摇了摇头。

刘基脸色微变,放下手里的试题,拿着燕王送来的两个烫手山芋,真想冲到宫里去,问问陛下,是不是故意吓唬他这个一条腿迈进棺材的老臣。

他现在看到药瓶,就想起差点命丧胡惟庸之手的事。

难道是陛下故意借燕王之手敲打他,怕他因胡惟庸之死,妄动私心?

陛下要是这么试探他的话,他只能再次告老还乡了。

就连正在答题的宋濂,也忍不住替老友担忧起来。

“老刘,你何时得罪了燕王殿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