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 刘备入川(2 / 2)

四国争霸 牟山刀客 1668 字 4天前

刘璋闻言大喜:\"巧了!我亦生于延熹四年,只是月份稍长。如此说来,你我竟是同庚!\"

刘备故作惊讶:\"当真?那季玉兄当为我兄长了!\"

两人相视而笑,气氛顿时热络起来。刘璋命人取来族谱,与刘备共同查阅。当确认两人确为同宗同辈后,刘璋眼中警惕之色又减几分。

\"贤弟,\"刘璋亲切地改口道,\"你我既是同宗,又同年所生,实乃天意。今张鲁在北虎视眈眈,有贤弟相助,我心甚安。\"

刘备举杯相敬:\"兄长放心,备必竭尽全力,共保益州安宁。\"

次日清晨,刘备向刘璋提议:\"兄长,备久闻先叔父刘君郎(刘焉)葬于成都,可否容我前往祭拜?\"

刘璋闻言大为感动:\"贤弟有心了!先父在天之灵,必感欣慰。\"

一行人来到城北刘焉墓前。刘备整肃衣冠,亲自上香祭拜。当他跪在墓前时,忽然泪如雨下,声音哽咽:\"叔父在上,不孝侄刘备拜见。昔年叔父治理益州,百姓爱戴。如今汉室倾颓,曹贼篡位,刘氏宗亲零落飘散...\"

刘璋站在一旁,见刘备哭得如此伤心,也不禁红了眼眶。刘备继续哭诉:\"昔日高祖斩白蛇起义,光武中兴汉室,何等英雄!而今子孙不肖,致使奸佞当道。天下刘姓,唯余我与季玉兄还在苦苦支撑...\"

这番话字字泣血,句句诛心。刘璋听得心神激荡,上前扶起刘备:\"贤弟莫要过于悲伤。有你我在,汉室未必无望。\"

刘备顺势握住刘璋的手:\"兄长,每思及此,备心如刀绞。曹操名为汉相,实为汉贼!他逼迫天子,擅行废立,如今更是公然称帝...我等身为汉室宗亲,岂能坐视不理?\"

刘璋被这番话说得热血沸腾,又见刘备哭得如此真诚,心中最后一丝防备也消融了。他拍着刘备的肩膀,动情地说:\"贤弟真乃忠义之士!益州有贤弟相助,何愁张鲁不破?\"

刘焉墓前的香火尚未燃尽,刘备的哭声在肃穆的陵园中回荡。他跪在青石板上,额头几乎触地,宽大的衣袖被泪水浸湿了一片。刘璋站在一旁,不停地用袖子擦拭眼角,显然已被深深打动。

正当两人相顾流泪之际,一位身着绛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快步上前。他面容清瘦,眉宇间透着几分刚正之气,正是刘璋的族叔刘巴。

\"主公,玄德公,还请节哀。\"刘巴拱手行礼,声音沉稳有力,\"眼下张鲁大军压境,益州安危系于二位之身,当以大事为重啊。\"

刘备闻言,立即用袖子抹去泪水,神情瞬间由悲转肃。他站起身,向刘璋深深一揖:\"是备失态了。族叔所言极是,当以国事为重。\"顿了顿,他挺直腰板,声音忽然变得铿锵有力:\"备愿即刻提调所部八万精兵,前往犍为迎战张鲁,以解兄长之忧!\"

这番话掷地有声,在场众人无不动容。刘璋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,上前握住刘备的双手:\"贤弟高义!但初到益州,怎好让你立刻奔赴险地?\"

这时,站在刘璋身后的张松和法正交换了一个眼神。张松轻咳一声,上前说道:\"主公明鉴。刘使君远道而来,车马劳顿,理当在成都稍作休整。况且...\"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刘备一眼,\"使君初来西川,地理不熟,贸然出战恐有不妥。\"

法正紧接着附和:\"张别驾所言极是。不如让刘使君麾下大将先行,主公与使君在成都坐镇指挥,方为上策。\"

刘璋闻言连连点头:\"二位爱卿所言极是!贤弟,你就留在成都与我作伴,让翼德将军率军前往如何?\"

刘备面露难色:\"这...恐怕不妥吧?备既来相助,岂能安居后方?\"

诸葛亮适时上前,轻摇羽扇道:\"主公,刘益州体恤之情,不可推辞。况且张将军勇冠三军,足当此任。\"

刘备故作沉思状,片刻后长叹一声:\"也罢。既然兄长厚爱,备恭敬不如从命。\"转向身后众将,\"翼德!\"

张飞大步上前,抱拳应道:\"大哥有何吩咐?\"

\"你率陈到、冯习、陈式三位将军,并简雍先生一同前往犍为。务必小心行事,不可轻敌!\"

张飞咧嘴一笑,声如洪钟:\"大哥放心!俺定叫那张鲁小儿有来无回!\"

刘璋见刘备如此爽快应允,心中更添几分信任。他亲切地拉着刘备的手:\"贤弟远来辛苦,今日就在我府中设宴,为你接风洗尘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