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回 盛夏湿热酿时疫 甘香配伍显神通
梅雨刚过,盛夏接踵而至。四明山一带被少阳相火与太阴湿土包裹,成了个巨大的蒸笼。甘棠村的暑日,本是“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”的惬意,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时疫变了模样——村民们先是上吐下泻,接着发热胸闷,浑身酸痛,连井水都喝不出滋味。
青禾背着药篓,挨家挨户地查看。村西的孩童小石头,上吐下泻得脱了形,眼窝深陷,嘴唇干裂,却还喊着“肚子胀”;村东的张阿公,发热不退,咳出来的痰黏得像胶,堵在喉咙里“嗬嗬”作响。青禾摸他们的脉象,濡数而滑,像被泥水糊住的琴弦;看他们的舌苔,黄腻如积垢,这是“湿热困脾,升降失常”的重症。
“祖母说过,夏属火,湿与热缠上,就像油锅里泼了水,又烫又黏,最难对付。”青禾蹲在药圃边,指尖捻着一片“甘香藤”的叶子。这藤经过一夏的生长,茎秆更粗壮了,叶片肥厚,甘香中带着一丝微苦,那是暑气逼出来的清泄之性。
她想起放翁临走时说的话:“草木配伍,如良将用兵,需知彼此性情,方能克敌制胜。”便取来甘香藤的茎叶,又抓了黄连、藿香、白扁豆。黄连苦寒,能清热燥湿;藿香芳香,能化湿解暑;白扁豆甘温,能健脾止泻。“甘香藤行气为君,让气机转起来;黄连清热为臣,给湿火降温;藿香、扁豆佐使,一个化湿,一个固脾,这才是对付湿热的法子。”
药罐在炭火上沸腾,苦涩的黄连被甘香藤的甜香中和,飘出一股奇特的气息,闻着虽不似春日茶汤温润,却带着一股清透的劲儿,能驱散暑气的闷。小石头喝了药汤,不到半日,呕吐便止了;张阿公连喝两日,痰也能咳出来了,胸口的闷胀感消了大半。
村民们围着青禾,惊叹这“甘香藤”的能耐。青禾却指着田埂上的马齿苋:“不是它能耐,是草木各有分工。就像这马齿苋,能治痢疾,但若单吃,太寒,配点甘香藤,就温和多了。草木相生相克,七情和合,才能显出真本事。”
此时的临安城里,陆放翁正将青禾的配伍法子记在《剑南诗稿》的空白处,旁边题了句:“甘香藤配黄连,治暑湿吐泻如神,此民间妙法,当传后世。”他望着窗外的烈日,忽然想念甘棠村的甘香,那香气里,藏着比药方更珍贵的东西。
第六回 秋燥伤肺添新症 藤根初用见深功
秋风起,吹散了暑湿,却带来了新的麻烦。四明山的秋日,燥气盛行,像无形的砂纸,磨得人鼻干唇裂。甘棠村的时疫刚过,又有人染上了“燥咳”——咳嗽无痰,或痰少而黏,咳得撕心裂肺,夜里能把人咳醒,连喉咙都咳破了血。
青禾去后山采药时,发现“甘香藤”的叶子开始泛黄,根部却越来越粗壮,埋在土里的部分,表皮呈浅褐色,挖出来时,断口处冒出的汁液比茎叶更黏稠,甘香中带着一股沉郁的醇厚。“祖母说,秋主收,草木的精气都往根里走了。”青禾恍然大悟,“燥邪伤肺,得用能润肺的药,这藤根藏了一夏的精气,怕是比茎叶更管用。”
她取来藤根,切成薄片,那断面呈黄白色,密布着细小的油点,像撒了把碎金子。又找来麦冬、玉竹、川贝母,这些都是润肺滋阴的良药。“甘香藤根甘香润肺,行气而不耗阴,配麦冬、玉竹滋阴,川贝化痰,正好对付秋燥干咳。”
药汤煮出来,色如蜜酿,入口甘润,微苦中带着回甜。村北的李婶咳了半月,喝了这汤,当晚就睡得安稳了,第二天早上,竟能咳出点稀痰,喉咙也不那么疼了。“这根比叶子更‘有劲儿’,像能钻进肺里,把燥火浇灭。”李婶咂着嘴说。
青禾笑着解释:“春用叶,夏用茎,秋用根,这是顺草木的性子。叶子轻浮,能走表;根沉实,能入里。秋燥伤在肺腑深处,自然得用根才能透进去。”她特意嘱咐村民,挖根时要留一半在土里,“根是草木的根本,秋收不能赶尽杀绝,得留着它过冬,来年才能再发。”
消息传到邻村的老医那里,老医带着自己的医书来拜访,翻到《神农本草经》里“某草,根润肺,叶散湿”的记载,抚着胡须叹道:“书上写的‘某草’,怕是就是你这甘香藤!古人没给它起名,却记下了它的性子,你们祖辈口传的法子,竟与千年前的记载对上了,这才是真学问啊。”
第七回 秋收藤根藏真味 冬酿药酒固元气
秋分过后,四明山漫山红叶,甘棠村忙着秋收。青禾带着村民,小心地挖取甘香藤的根——此时的根,经过秋露的滋养,已长得如手指般粗细,表皮褐中带紫,断面油润,甘香扑鼻。“挖根要选晴天,带点土,晾半干再藏,这样药性才不会跑。”青禾一边示范,一边讲解,“晾太干了,油点会瘪;太湿了,又会发霉。得干湿正好,像人的气血,不亏不溢。”
村民们将挖来的藤根埋在谷仓的沙土里,沙土要干湿适中,既能防潮,又能透气,这是祖母传下来的“冬藏”法子。“冬天主藏,草木的根在土里藏着,人的气血也得藏着。藏得好,来年春天才有精神。”青禾说。
入冬后,寒风呼啸,甘棠村的人爱喝点自酿的药酒暖身。青禾便取出秋收的甘香藤根,与当归、枸杞、杜仲一起,泡在米酒里。当归补血,枸杞滋阴,杜仲强腰,甘香藤根行气活血,四者相配,既能暖身,又能滋补,最适合冬天饮用。
酒坛埋在灶台边的土里,借着烟火气慢慢发酵。一个月后开封,酒香混着药香,醇厚得让人醉。村民们每日喝一小杯,原本冬天爱犯的关节痛、手脚凉,竟好了大半。有位常年气短的老人,喝了整个冬天的药酒,开春后竟能跟着年轻人上山砍柴了。
“这酒好就好在甘香藤根,”青禾对大家说,“它行气,能让当归、枸杞的补力走得开,不至于补得太滞;它甘润,又能让酒的燥烈缓和下来,补而不燥。这就是‘七情’里的‘相使’,藤根是‘使’,能让别的药更好地发挥作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