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雪岩何等人物?眼中精光一闪即逝,旋即化为一片赤诚的忧思:
“周大人心系社稷,洞烛万里,光墉五体投地!阜康及关联商号分行遍及天下,伙计、账房、船工、脚夫,皆如蛛网之丝,深入市井乡野。此等耳目,大人若有所驱策,光墉及旗下众人,万死不辞!然……”
他话锋一转,精明尽显,“此等大事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信息如何梳理甄别?传递如何确保隐秘无虞?此间关节,稍有不慎,便是倾覆之祸,需慎之又慎。”
“‘影密’。”周宽世吐出两字,如石坠静水。
他从袖中缓缓取出一卷纸,在红木案几上铺开。纸上并非文字,而是密密麻麻看似毫无规律的符号、数字、简略图画与特殊标记构成的奇异图谱。胡雪岩倾身细看。
周宽世指尖点向一组由茶叶等级代号和数字构成的标记:
“此谓‘茶言’。譬如,‘特级祁红三百箱’,在密语中,或指‘三千骑兵’;‘次等普洱积压滞销’,或指‘粮草转运迟滞,军心不稳’。”
他又指向另一组结合了盐引特殊复杂编号与微缩地图坐标的标记:
“此为‘盐引图’。每一张盐引发往之地,其编号对应特定府县,乃至关键隘口、河道津渡。商队行止路线,可掩兵马辎重调运之实。”
胡雪岩屏息凝视,脸上的惊愕渐渐化为叹服。
这绝非一时兴起的儿戏,而是依托大清帝国最繁忙、最基础、最不引人注目的商业活动,茶盐丝银的流通,自然运行的精密体系!
信息如同奔涌的江河,而周宽世设计的这套密语,便是融入江河的暗流,无声无息,不着痕迹。
“妙!妙极!”胡雪岩抚掌低赞,眼中闪烁着建立隐秘王国的兴奋。
“大人神思巧构,光墉叹为观止!以此法行‘影密’之事,借商道为血脉,以行话为骨肉,浑然天成,鬼神难察!光墉即刻着手,于茶、盐、丝、银、漕运各业中,遴选最为机警可靠、身家性命根基皆在我掌握之中的核心人物,充作‘影目’,由我亲自掌控。再由他们各自发展绝对信得过的‘影线’,如根须般深入三教九流,市井江湖。”
他仿佛已看到一张无形巨网正从掌心铺向远方。
“传递之枢纽,便设于各大商埠阜康钱庄银库重地。”
周宽世补充,指尖划过图谱上的钱庄标记。
“账册簿记之中,可夹带密语;银锭装箱时,底层可藏匿密报蜡丸;甚至押运银鞘的镖师趟子手,亦可是传递之人。光墉兄坐镇中枢,汇总各方‘影目’密报,以商号例行信函、货物清单、汇票存根为掩护,定期密送至我处。”
“大人放心!”胡雪岩重重点头,神色肃然,“此‘影密局’之存在,其全貌,其根底,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!断不会有第三人知晓其究竟!光墉必以身家性命担保其隐秘!”
他心中雪亮,这不仅是为国效力,更是为自己操控的庞大的商业帝国加上一道无形的、强大的护身符,从此与国运绑得更紧。
影密局的种子,在左宗棠为船政托付、沈葆桢慨然应诺的喧哗背景音中,于这炭火温煦、茶香氤氲却暗流涌动的钱庄秘室里,悄然埋入帝国肌理的最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