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寒刃孤灯(1 / 2)

灞桥之战的惨烈,如同一个无法醒来的血色梦魇,深深烙在西安城每一个幸存者的眼底。

左宗棠亲率督标营拼死反击,总算暂时遏止了马化龙叛军直扑西安的势头,将战场勉强稳定在灞桥以东的焦土之上。

然而,付出的代价是骇人听闻的。湘军各部精锐,尤其是作为中坚的刘松山旧部老湘营,在缺乏统一强力指挥又遭此重创下,折损极其惨重。

尸体层层叠叠,填塞了灞水的河床,浑浊的河水数日不褪赤色。

侥幸撤回城内的伤兵塞满了营房、寺庙乃至街角,痛苦的呻吟日夜不息,浓烈的血腥混合着金疮药和死亡的气息,沉甸甸地笼罩着这座千年古都。

西安城,已成惊弓之鸟。谣言如同瘟疫般在惊恐的百姓和士气低落的守军中飞速蔓延——“马化龙得了神助,刀枪不入!”

“回回大军就要合围西安了!”“左大帅…怕是顶不住了…” 昔日繁华的街市变得萧条冷落,商铺紧闭,人心惶惶。每一次城外的号角声响起,都会引起城内一阵恐慌的骚动。

而比战场失利更冰冷的寒意,正从遥远的京师,顺着无形的驿道,裹挟着凌厉的风霜,直扑左宗棠的后心。

几份几乎同时送达的邸报和私信,被幕僚小心翼翼地呈放在左宗棠的书案上。

昏黄的烛光跳跃着,映照着那些力透纸背、却字字诛心的文字。

一份是京师言官弹劾的抄件,措辞激烈,直指核心:

“…左宗棠师久无功,糜饷巨万。今北路刘松山殒命,南路周开锡病亡,精锐尽丧,灞桥惨败,西安门户洞开!此非将帅无方,调度乖张而何?恳请圣上另简贤能,速定西陲,以免三秦生灵再遭涂炭!”

“另选贤能”四字,如同淬毒的匕首,寒光闪闪。

另一份是京中故旧辗转传来的密信,透露的信息更让左宗棠脊背发凉:选

“…李合肥(李鸿章)近于朝议中屡言西事棘手,非淮军劲旅难竟全功…其麾下大将郭松林部,已奉枢廷密谕,兼程西进,前锋不日将抵潼关…名为助剿,实则…鹊巢鸠居之意昭然…”

信末的提醒更是刺目,“季翁(左宗棠字季高)万望慎之,淮帜若入陕,湘军恐无立锥之地矣!”

“好一个‘另简贤能’!好一个‘兼程西进’!” 左宗棠猛地一掌拍在案上,震得笔砚跳起,烛火剧烈摇晃。

他胸中气血翻腾,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和巨大的孤独感瞬间攫住了他。